Search


你平時所說的話,正在塑造你的人生。

最終能達成目標的人,認為「自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你平時所說的話,正在塑造你的人生。

最終能達成目標的人,認為「自己做得到」的次數,比「做不到」的次數更多;半途而廢的人,則是說「不可能」的次數最多。

老是習慣長吁短嘆的人、怨天尤人成癖的人,該怎麼辦才好呢?就結論而言,這些人要改變他們對自己所提出的疑問。例如像是把「為什麼我做什麼都失敗?」的念頭或說詞,改換成「我該怎麼做才會成功?」

取自《圖解 正向語言的力量》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我對潛意識的想法,跟作者不太一樣。然而,正向語言的力量,則是我相當在意的事情。

「不論社會上的評斷標準如何,我的存在具有一定價值」

以這句話來說,我常常提到。像我明天就要跟媽媽們,以及醫療界的朋友,討論到個人價值的議題。

對我來說,存在便有價值,這是重要的信念。

而重視正向語言,常常要去重新翻看我們內在的價值觀。所謂正向語言,不一定是那種充滿溫情的話,很大一部分是,除了負面表列之外,我們要有一個積極、具體、可行的指引。

如果用傳統教養來舉例,傳統父母最常說的是「不可以」,那到底什麼「可以」?

「念書」通常是傳統最安全的講法,而且要念的不能是課外書,是要考試能得分的書。除此之外,「可以」常常沒被具體說明,通常要看每位父母的心情。

如果很多事都不可以,一個人也都相信了這些說法,那要活下來便困難。一個人要能生存,是要靠「可以」,是要有各種行動,來支撐自己的生活。

我們使用的語言,正在影響著我們,包括我們的思緒、我們身邊的朋友、我們對自己的評量……

我很少對版面上的朋友說:「我愛你們!」這種話,我一直以來,就是各種感恩與祝福。

在地球上,角色常常是相對存在的,譬如說,沒有「讀者」,就很難有「作者」。所以我常懷感恩,因為各位的存在,因此這個版面存在。

我常提醒家長,可以感恩孩子的存在。這也許可以讓我們多想想,當初我們期待孩子出現的初衷,因為孩子所帶來的圓滿,還有我們曾因孩子出現的喜悅……

然後,自我肯定,以及肯定他人,常常綁在一起。這是同樣的歷程,只是使用了不同的代名詞而已。所以願意肯定孩子,通常也願意肯定自己。

祝福您,面對負評,依然不忘自我肯定!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人生在世,大家都在追求「自我肯定」

【文/ 永松茂久】

生存在這世上的每一個人,不分地位、頭銜、收入、人種,都在追求一樣東西──那就是「我可以放心待在這個地方」、「不論社會上的評斷標準如何,我的存在具有一定價值」的那份感受。

它叫做「自我肯定」。

那麼,是否每個人都具備這份自我肯定呢?很遺憾,答案是否定的。

能為我們填補自我肯定的,也是語言。

距今十六年前(約二〇〇二年),我在九州地區的大分和福岡開始經營五家餐館。

雖然我在二〇一七年初時,為了發展人才培訓、創作和教練服務事業,於東京成立了新的公司據點,但直到現在,員工們仍活力充沛地守護著這五家餐廳。

我們的餐廳,有很多來自日本全國各地的顧客專程造訪。這一點我非常感恩。

在這些上門的顧客當中,曾有人問我:

「你的員工為什麼隨時都充滿活力?」

其實我並沒有做什麼特別的事。

如果一定要說有什麼原因的話,我想應該就是因為這十六年來,我們持續不輟的那個習慣吧。

這個習慣就是:我們把足以全面肯定眼前這個人的一句正向語言,融入在一項日常業務裡。

這句正向語言就是「感謝你來到這個世界」;而這項日常業務,就是生日慶祝活動。

員工們會突然關掉店裡的燈光,拉高音樂的音量,拿著蛋糕,傾全力為壽星獻上生日祝福。

這項店內活動的口碑後來越傳越廣,如今在我們的餐廳裡,不僅會為顧客慶生,包括歡迎、送別等各項慶祝會在內,全店總計每年要為顧客辦理多達三千場的慶祝活動。

我記得曾有好幾次,顧客在接受我們的祝福後,出乎意料地大哭,還對我們說「感謝你們給了我活下去的希望」。

「讓眼前的人開心。」

這個舉動,其實就是在為當事人填補不足的自我肯定。

◆用「自我肯定宣言」和「他人肯定宣言」活出豐富的人生

有一段話,可以幫助我們培養為對方著想的同理心。

這段話叫做「他人肯定宣言」,和本書當中介紹過的「自我肯定宣言」是成對的。
自我肯定要達到真正完整的境界,不僅需要肯定自己,還要懂得肯定他人才算完整。

我在本文圖中列出了「自我肯定宣言」和「他人肯定宣言」,請各位務必善加運用。

這番話不只可以當作生日或慶祝活動時的祝賀詞,還能在你我的日常生活、待人接物時,大大地改變我們自己的態度。

人生在世,免不了要經歷許多痛苦、煎熬。

有時候,我們的存在會遭到否定,導致我們的自我肯定低落。有時候,我們雖想向生下自己的父母致謝,卻說不出感謝。

然而,只要有人願意和我們面對面,願意絕對肯定我們的存在,我們就能繼續活著向前邁進。

因此,我們用「感謝你來到這個世界」這句話,來作為兩則宣言的主要概念。它帶有「全面肯定這個人存在」的意涵,會比「感謝你生下了我」更合適。

我深信,我們的員工之所以活力充沛、懂得為人著想且溫暖和藹,其中的一大主因,正是因為他們每天都傾全力地喊出這些話。

********

自我肯定宣言和他人肯定宣言──常態性地說出這些話就能提升我們的自我肯定。

.

以上文字取自
圖解 正向語言的力量:與潛意識結為盟友,說出高成效精彩人生
https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0010828530

.

桃園免費電影賞析講座_一個巨星的誕生、壁花男孩【9/15、9/29】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events/670578786792518/

台中公益講座_愛是一生的功課【靜思書軒台中靜思堂店,9/28(六)下午2點到4點】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events/2571921903094221/

新書上市
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:是犧牲,還是責任?是妥協,還是平衡?放下對母愛的執著,恢復你的生命彈性,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
博客來:https://bit.ly/2vhVD9s
讀書花園:https://bit.ly/2GEA9dH
誠品:https://bit.ly/2W4E3Sq
金石堂:https://bit.ly/2vhQ6jh


Tags:

About author
關於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系、心理所臨床組畢業,領有臨床心理師合格證書。曾任心理治療所所長、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臨床心理師。 專長在協助自我探索與覺察、情緒教育、親職教養諮商、人際與家庭溝通、壓力管理、自閉類群障礙症、早期療育發展評估...等。 工作之餘,仍希望透過書寫與直播,和大家分享自己觀察、自省的心得,以及利用心理學的專業知識,幫助在人生旅途中感到困惑、痛苦、不安的朋友們,找到一條屬於自己的療癒之路。 「洪仲清臨床心理師」的臉書粉絲專頁,目前追蹤人數已突破37萬。常有來自世界不同地區的網友在此留言、討論,學習面對情緒,學習覺察自己與原生家庭間的課題,學習在溝通中傾聽、在忙碌的生活中靜心,以及如何寬解苦痛,跟自己和好。 . 邀約請來信:[email protected],恕無法回答邀約以外的問題,如有私人相關問題(心理治療、諮商),建議至專業機構或撥打諮詢專線尋求協助。謝謝~ 衛生福利部24小時免費安心專線0800-788-995 生命線1995 張老師1980 也可直接洽訊各地縣市政府衛生局,譬如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s://mental-health.gov.taipei/Default.aspx
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系、心理所臨床組畢業,領有臨床心理師合格證書。曾任?
View all posts